選次專科前要考慮的三件事

每年年底就是 R3 們開始煩惱選次專科的時候,
過去當 CR 時總會跟 R3 們聊聊如何選科,升 VS 之後當導師也還有機會關心一下,不過似乎大家都傾向跟同屆同學或是高一兩屆的 CR 們討論,很少直接向 VS 諮詢,這樣其實會有很大的問題!
我提出幾點個人意見給各位參考參考:
第一個因素,「我」。
就是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個性與喜好!
如果對自己還不了解,那除了努力了解自己外,或許還能從過去 run 那個次專時的個人體驗做參考。至少要在照顧當科的“疾病”時不會“感覺”有點 boring 或是格格不入,這裡是指”疾病的照護”,而不是與患者、家屬、其他醫事人員、護理人員的相處或其他行政事務的干擾。
第二個因素,「次專科」。
選次專科就像選另一半,決定了就幾乎是一輩子的事,應該是需要時間來經營的,也就是在 R1 到 R3 的訓練期間就要慢慢互相認識、培養感情,所以選次專這件事要從 R1 開始規劃,而不是到 R3 了才被迫選擇。不過很重要的一點是,住院醫師訓練過程中很難了解該次專科的全貌,因為只會照顧到該次專科的”住院”病人,那門診是如何呢?做 procedure 又是如何?
第三個因素,「諮詢對象」。
詢問 CR 有關選科事宜,是我認為很危險的一件事,為什麼呢?CR 們告訴你的可能只是該次專 CR 那一兩年的經驗,與真正該科 VS 的生活有很大的落差,不信你去問問 young VS 看看 CR 與 VS 的生活有何不同就知道,況且次專是幾乎是一輩子的事,用別人 CR 那兩年的經驗來決定你的下半輩子怎麼過根本是找錯對象問錯人了!而且非常危險!
你要做的事應該是直接去問該科的 VS ,平常的 daily activity 是怎樣,那才是你未來走該次專時的生活;更積極一點的,除了問醫學中心的 VS,還要去問區域醫院等級與基層醫療的 VS 們,生活跟醫學中心有何不同,才是該次專的全貌,這樣對你才有參考價值!
以上三點因素就是我建議住院醫師在未來選擇次專所應該要考慮的最重要的三件事,希望住院醫師們能從 R1 就開始思考未來如何選擇次專,不要臨時抱佛腳!